24小时服务热线
|
每日一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主要内容 一、回弹法的基本原理 二、回弹仪的类型、检定及技术等要求 三、回弹仪的检测技术 四、数据处理 五、结构或构件检测及计算举例
一、回弹法的基本原理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测量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二、回弹仪的类型、检定及技术等要求
• 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据现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 •(1)达到检定周期(半年); •(2)新回弹仪启用前; •(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 •(4)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回弹仪技术要求 4、回弹仪的率定试验 •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温要求为5~35℃; •2、钢砧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3、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 •4、率定试验应分为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均应为80±2. 1、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原材料、外加剂、成型方法、养护方法及湿度、碳化及龄期、模板、泵送混凝土等因素,经实验证明,最终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碳化深度、混凝土浇筑面,是否泵送,混凝土表面质量 d.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e.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20cm×20cm)。 f.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及蜂窝、麻面。 g.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3)批量检测: 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4)当需要对现浇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相交节点区域进行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节点区域应单独进行检测,每个节点可作为一个构件; b、测区数不应少于5个,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c、当水平构件宽度比竖向构件边长小时,测区宜优先布置在竖向构件边缘; d、当水平构件宽度与竖向构件边长基本相当且竖向构件边缘无法布置测区时,可将测区布置在水平构件端部被检节点部位内,测区距水平构件端部的距离不得大于500mm; 3.回弹仪的操作与测量: 1)回弹仪的操作:将弹击杆顶住混凝土的表面,轻压仪器,松开按钮,弹击杆徐徐伸出。使仪器垂直对混凝土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即回弹,带动指针向后移动并停留在某一位置上,即为回弹值。继续顶住混凝土表面并在读取和记录回弹值后,逐渐对仪器减压,使弹击杆自仪器内伸出,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测得被测构件或结构的回弹值。 2)回弹仪的测量:测量回弹值时,操作中注意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构件混凝土的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3)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