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馆 一 室
我们为了落实习总书记号召:记住乡愁、不忘初心等讲话,落实公司价值观、也为社会做一次有意义的事情,公司不惜投资五百余万元,先后建成四馆一室(历城老粮所博物馆、西三益老醋店、智邦工艺发展史馆、农民工博物馆、智邦文史室)。
四馆一室建成投入运行后,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工作”的宗旨,公司每年投入 60 余万元保障运行和维护,以满足生产经营及社会大众的需求。并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标准。
工艺发展史馆
风雨兼程十八载,智邦公司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从鉴定加固到文物保护,自 2001 年创立至今,走过了艰难、曲折、不容易的路程,坚持认准“精、特、专、新”的路子、一路前行。
十八年来,公司搬家四次,从租赁的农家小院到东郊饭店二间 40 ㎡的小房,再到 03 年购买的 150 ㎡ 的写字间,直到 09 年搬入购买的 1000 余平米的办公楼,这些无不印证着智邦人的奋斗史、奋进史。从办公到生活、从设备存放到仓库,所有的物品、器材、工具我们本着节约实用,美观耐久的原则购买、租赁、自制,为打硬仗取得胜利而提供保障。
十多年来我们用过的第一台电脑、第一台电话、第一台打印机、第一把椅子、第一辆车、第一台电钻、第一台搅拌机等等,都为我们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都让我们铭记在心。至今已有 200 多件存在这里,供我们回忆美好、感谢过往。
智邦加主要是结构补强、我们常用的 30 多种工艺和自主研发生产的十多种材料,在这里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展示,为学习、培训、参观提供了条件。
公司发展的四个五年计划及辛苦历程和卓越成绩,也得到了很好地总结和汇报。
济南历城港沟老粮所博物馆
博物馆始建于 1952 年;占地面积 3651 ㎡,现有大小房屋 40余间,该粮所在 2013 年 12 月 20 日被评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主要功能是:职工生活住宿、设备物资仓库、检测实验室、文物保护室等;
我们接手粮所后,里边的所有物资均完好保存,通过整理发现最早的资料有 50 年代中央最高指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字行书看,粮所每年上交的统计表,地方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和通知,均得到有效保护。
2016 年 2 月,经省博物馆备案,济南市民政局批准,正式设立济南智邦粮食文化博物馆,将粮所内保存的物件、资料等实行正规管理,通过博物馆对外展览、展示,此举得到了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肯定。
粮所建筑物的日常维修、保护过程中,完全保留原有风貌,地面采用灰色水泥地,屋顶悬挂陶瓷罩子灯,每一处都尽量保留原来的本色。
农民工博物馆
农民工,即是农民又是工人,既要务农又要打工,即是工人又可成长为技术管理骨干,……
农民工不仅在建筑行业、还有环卫行业、还有餐饮行业、还有、还有……,总之都是吃大苦、流大汗的行业。
农民工家在农村,上有老下有小,进城务工条件差,暑夏寒冬,风餐露宿,即要流汗还要流泪,实在不容易。
当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博物馆展示的是一位进城务工的高考落榜青年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从农村艰难环境长大,到进城务工出大力,到行业技术员、再到项目经理、最后到分公司经理。还有辞职创业的丰收历程。一路走来,无一不印证着奋斗、吃苦、追求、勤劳的上进之音。
本展馆共展出主人公使用的物品 200 余件,史料 400 余册(件),有血有肉、有灵有魂,图文并茂。让参观者能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奋斗者的足迹,成功的不易,追求价值的社会化。
主人公从一个高自考落榜进城打工的小伙子,历经四十年的奋斗,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省政协委员、拥有创业收获的智邦事业等。
西三益老醋店博物馆
桓台八里老醋店博物馆,位于鲁中平原淄博市桓台西南方向的八里庙村。
八里庙村,建于明初,始名“路长庄”,最早是路姓人家在此居住,期盼“路姓人长久”的意思。路姓的闺女长大了,嫁给张姓的男子,搬来这里繁衍了后代,所以后人又称为“路张庄”。因大水倒灌,路长庄的房屋多被淹没、倒塌,就逐渐往北迁移。当时北面已有胡姓和王姓人家,因胡姓建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浆水庙,距老桓台县城东门八华里而得名“八里庙”。至今,村里老人讲起八里庙的来历,第一句话就是“故了路长庄,修了八里庙”。“路长庄”遗址就在村南的猪龙河北岸二百多米的麦田里。
“西三益”老醋店,历经九代传承,距今有三百余年历史。明末清初,新城(今桓台县城北)胡氏八世胡宏中,领着三个儿子从胡家庄迁至八里庙。康熙年间,胡宏中的玄孙(孙子的孙子)胡烈广回山西寻亲访祖,带回酿醋技术,创办了“西三益”。乾隆年间,胡烈广的孙子胡同云将“西三益”醋店发扬光大,以“色正、味香、液浓、甘醇、厚酸”而闻名四方,并为子孙设立了分号。2016 年,胡肇基的玄孙,即胡庆堂的孙子胡正春,对西三益老醋店及其相邻的宅院,进行了修复保护,形成了“祖居、老居、故居、旧居”四居进院,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以胡正功(馆长)为首的“西三益”醋店第九代传人,恪守传统酿醋工艺,恢复了以纯本地高粱为原料、传统自制麦粬发酵、自炒高粱酱色,酿出来的老醋得到乡亲们的认同。2017 年,西三益老醋店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关怀下,数次参加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获得好评,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关注。
桓台八里老醋店博物馆,一个平原小乡村的五座普通民居,一个传承三百多年的老醋店,展示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和智慧,记载了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承载了几代人的乡愁记忆。
置身于此,睹物思情,眼前的小街巷、土坯墙、老石磨、醋坊、大水缸、纺线车、辘轳井,风箱柴灶、耕种农具、老书本、旧信件,这一件件物品都蕴含着一段不同版本的历史故事。
这里,可有的乡愁?内心的驿动?
智邦文史室
档案室纸质文字材料,也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和证明,要有文字纸质、也有图片、还有影像等等。
智邦公司本着对工程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发展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档案,无论是员工档案、还是工程施工或合作档案,做到质量高、项数全、可追溯效果100%。为基数和行政官李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
2014 年,公司在基地专门开辟和建设了档案展览室,按照要求进行了防潮和通风处理,安置了档案架。对公司所有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分类存放,做好标示,并将项目按分类和时间顺序进行了电脑录入,做到一查即知、一找即到、一用就灵,并配备了专人管理。
本档案室共分书籍、资料、财务、文件、行政等五个展区,累计档案四千六百余套,合计页数达三万六千余页。
这就是活的化像石,它不仅记录和证明历史瞬间的真实发生和存在,也为我们参考,借鉴提供数据或答案。
本档案室运行以来,大约为公司运行提供过上百次的查询和服务,也成为考察和参观的必选项目。
我们还不专业,我们还要重视,我们还有差距,我们还要努力的提升和持续的改进。